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盛世建宏楼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07 10:38:10 点击数:

 重建镇湘楼项目指挥部

 

镇湘楼是湘乡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楼,是湘乡的标志性建筑。历史上的镇湘楼约始建于明代,曾先后四次重建,最后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推动休闲旅游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于20097月决策异地重建镇湘楼,由市四大家一把手任顾问,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并由市政协牵头、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业主单位组织实施。作为项目指挥部成员,我们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一民心工程的建设,在为湘乡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这么一个气势宏伟的古楼感到由衷高兴的同时,也对方方面面为又好又快重建好镇湘楼所表现出精神和风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规划设计:高标准

 

镇湘楼的规划前后委托了湘潭市规划设计院和长沙市建筑设计院两个设计院,召开了方案听证会、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后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最后方案为:仿明清风格建筑,总占地面积1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层次为明五层暗九层,建筑高度为57.9,横向跨度208,是当今湖南省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建筑高度最高的仿古建筑。为把镇湘楼设计得安全、美观、适用,我们反复权衡,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一是选址。镇湘楼原址处于大正街与滨河南路交汇之处,但周边楼房林立,镇湘桥横跨其上,原址几乎无地可供建设。为此,我们沿着涟水河城区段两岸反复实地踏勘。最终,大家觉得城南堤原船厂处用地宽敞,视野开阔,风水很好,又处在即将建设的读书长廊之上,背靠东台,前倚涟水,是重建镇湘楼的合适地点。这个设想提出后,通过了规划方案听证,绝大部分人表示支持。原县长李佑胜同志当天晚上还亲赴原址和现址现场仔细察看,发现原址建设确实不适宜,而新址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确是较为理想的地方。我们在非常钦佩老县长这种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精神的同时,也感到了人民群众对镇湘楼建设的高度关注所带来的动力和压力。二是防洪。在船厂处建楼,最大的问题是防洪,即既要考虑楼的建设给河道行洪带来的影响,又要考虑洪水来临时对楼正常使用的影响。第一方案出来后,指挥部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退(沿河床线退10)、架(底下两层作架空处理)、提(负一层标高提高20厘米)的修改决定。在处理标高问题上,我们感到两难:低了则防洪不行,高了则由于离滨河南路太近、前后距离不够导致台阶太陡。为此,我们到水文局查阅了建国以来涟水河的水文资料,按照高于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确定正负零标高为52.820104-6月,湘乡发生了六十年一遇的洪灾。在建设之中的镇湘楼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洪峰到来时,离计划使用的负一层楼地面尚差20厘米。事后,时任市委书记李世宏同志说:“这次洪水后,我对镇湘楼就放心了”。三是风格。根据我们的考证,镇湘楼约始建于明代,因此采用仿明清风格设计。在讨论斗拱问题时,设计单位计划采用具有湖南本地风格的蝼蜂窠。我们到长沙太平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蝼蜂窠构造特点是细腻柔美,副楼及游廊采用较为合适,而与主楼粗旷、恢宏的风格不相符,还是采用传统斗拱为好。建成后一看,这种大小搭配的效果确实很好。为了体现地方建筑特色,我们还陪同设计人员到云门寺、东山学校等地学习考察,在游廊设计了马头墙富有湘乡古建风格的元素。作为一个现代技术条件下建造的仿古建筑,镇湘楼不仅具有古建筑的韵味,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理念。为了让人们在夜晚也能领略镇湘楼的风采,我们对镇湘楼进行了全面亮化。夜幕降临后的镇湘楼光彩夺目,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而宽敞的电梯、平缓的楼梯、防火自动喷淋等设计,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镇湘楼不仅非常好看,而且非常好用。与其他古楼相比,这无疑是更加合理和进步的。

 

施工安装:高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镇湘楼作为一个千百年的工程,其质量要求远高于一般建筑。为此,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对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安装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切实保证了工程质量。在使用主材方面,明确要求混凝土要用高品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拌制。钢材采用涟钢钢材。而对木材、石材、瓦、油漆等,都是先考察,反复对比后优中选优。瓦和漆是影响古楼美观的重要元素,且有维修难度大的特点。为了选好瓦,我们会同施工方到长沙、衡阳等地供五个厂家进行考察,初步选定两种瓦,送建设局质监站进行严格高温和抗冻反复检测后,最终确定选用衡阳三河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琉璃瓦。而油漆则是在黄鹤楼考察时发现的。黄鹤楼采用武汉双虎牌油漆,创造了连续25年不需维修的惊人记录,但其使用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按照指挥部要求,施工方购置使用了温度计、湿温计、测水仪、电子秤等一整套精密仪器,在测定可靠的技术参数并签字认证后才进行施工,确保了油漆工程的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在重要工序施工时,派人现场值守,及时发现和纠正了施工中质量问题。20107月,施工进入到第一层框架柱。第一批柱子浇注后,施工方在按一般的时间间隔拆模时,发现混泥土尚未初凝,出现脱落等情况。后经查明,是因为当时气温过高,为延长混泥土初凝时间,混凝土公司在制作时掺了过量的缓凝剂。事情发生后,混凝土供货商认为该原因不会影响混凝土长期强度,请求只对拆模时未达初凝强度的柱子进行返工。但为确保质量,指挥部还是决定将该批次全部的14根混凝土柱全部拆掉重新浇注。

 

文化策划:高起点

 

楼阁是载体,文化是灵魂。在土木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文化元素的注入工作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201031113日,我们组织全市部分文化界知名人士到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进行了学习考察。在三大名楼所在地政协组织的热情支持下,三大名楼的部分建设者及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同我们进行座谈,非常直率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并就镇湘楼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考察结束后,李正国主席亲自主持会议,策划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并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得以顺利通过。这个方案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着眼长远,高位谋划。方案提出要将镇湘楼建成一座“闻名三湘、影响全国”的文化名楼,充分体现镇湘楼“勇冠三湘”的题中之义。在三大名楼考察时,我们了解到名楼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过程。为此,方案又提出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宁缺毋滥,逐渐提升”等建设理念,建议从湘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作好长期建设的准备。二是主题鲜明,立意深刻。镇湘楼文化主题是在充分挖掘楼名内涵、表现湘乡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文化理念紧紧围绕“何为镇”、“为何镇”、“如何镇”来阐述。其一是“何为镇”,即楼名内涵是什么。在策划过程中,有人提出镇湘楼的“镇”字不好,建议改为“振”字,取振兴湘乡之意。我们认真分析“镇”字内涵,发现其有“镇守”、“震慑”、“安定”、“永久”、“第一”等含义,镇湘楼应有“镇抚湘乡、长治久安”之意。因此,我们认为“镇”字更符合历史,更有意境。其二是“为何镇”,即建设镇湘楼的初衷是什么。始建镇湘楼的明代晚期,是湘乡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期,由于“堕粮”影响,加之兵祸、天灾频发,湘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极不安定。“重镇摇曳,当政惶然,计造楼曰镇湘”。镇湘楼的建设,反映了当时社会求安定和谐的一种美好愿望。其三是“如何镇”,即镇湘楼的启示是什么。正因为当时的历史事件,致使在人心思“镇”的同时,也产生了民风好勇的地方性格,即湘乡人常说的“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性格。这种性格,是湘乡人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镇湘楼给人们的启示是:一个社会想要发展进步,必须要有一种“顽强勇敢”、“齐心拼搏”的精神,这个启示具有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普遍意义。三是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在外部,主楼匾额设计除楼名匾外,按东西南北中,根据湘乡的特点设计了“日出东山”、“月耀西湖”、“衡岳南连”、“湘水北去”、“中和为贵”五块匾额。在内部,按五个楼层分别设计。一楼名为“青山秀水”,刻《镇湘楼记》及长卷书画,展示湘乡的秀美山河。二楼名为“腾龙起凤”,浮雕石刻《腾龙起凤》和《俊杰雄风》,表现湘乡名人辈出的辉煌历史。三楼名为“镇湘卫国”,设计刻《湘勇出征图》、《保守平安歌》、《保卫台湾》、《收复新疆》,反映湘乡人为抵御外敌入侵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四楼名为“共和新天”,主要刻《星火燎原》、《群星耀彩》,反映湘乡人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第五楼名为“天地人和”,主要刻“和谐宝鼎”、“荷香万里画”等,作为楼文化的最高层次,彰显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组织运作:高效率

 

20097月到20118月,重建镇湘楼项目的决策、规划、征地、施工在两年时间内基本完成。这样的进度有多快,作个对比就知道了。湘潭万楼的建设与镇湘楼的情况大致相同。但比我们早两年开始,又要晚两年才能结束,这一早一晚,就是三四年的时间,这样高效率的进展,得益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李世宏同志不仅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镇湘楼建设,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要求全体市委常委全力支持镇湘楼建设,而且经常亲临工地督促、指导工作,给予全体建设者以极大鼓舞。现任市委书记、时任市长阳建民同志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行政审批、资金保障等重大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市政协主席李正国同志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更是冒严寒、顶酷暑,经常一线驻守,靠近靠前指挥,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二是相关部门和地方的配合支持。镇湘楼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对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的检验过程,对湘乡经济发展环境的检验过程。该项目所在地——东山村的群众非常支持,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没有发生过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规划、建设、国土、水利等各相关部门更是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如规划部门,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还主动垫资请设计院作规划建筑方案;如建设部门切实加强了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经常派工作人员到工地进行指导,确保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三是全体参与建设的同志奋发努力。领导的重视,群众的关注,使参与该项目建设的全体同志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以工地为家,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推动了项目建设快速前进。市城建投资公司作为业主单位,想尽千方百计切实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2009年底,项目破土动工后,指挥部要求在农历年底前完成桩基础工程,时间只有一个半月,任务是200根人工挖孔灌注桩,在雨雪严寒天气和地质条件复杂的不利情况下,硬是坚持日夜施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晚完成了最后一根桩的灌注。为此,家在四川的两名混凝土泵车司机连年都没能回家过。时任市委书记李世宏同志曾多次在大会上表扬,说镇湘楼工地是出工最早、收工最晚、进度最快的工地。20106月,项目施工到了主体框架浇注阶段,但是白天温度太高不宜施工,只能白天装模,晚上浇注混凝土。在那段时间,镇湘楼工地晚上经常灯火通明,人声、机械声彻夜不息。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城区涟水河两岸之时,雄伟壮观的镇湘楼总会赫然跃入我们的眼帘。每当此时,我们总有一种震撼而自豪的感觉。镇湘楼的建设实在来之不易,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其中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等精神尤其令我们感动。盛世建宏楼。这种精神,不仅说明了我们为何能又好又快地重建好镇湘楼这个千百年的工程,也预示了我们湘乡人一定会实现“建设工业强市、打造魅力龙城、共创和谐湘乡”的宏伟目标,湘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